適用范圍 主要品種有平菇、秀珍菇、雙孢菇、雞腿菇、姬菇、草菇、姬松茸等。
栽培前準備
長草栽培食用菌,長草要曬干,要新鮮,無霉爛。
室內選擇 現在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很多,有大量的空房和閑置房,這些都可以作為栽培食用菌菇房,但要清打干凈,要通風,能保溫保濕,有光照。
室外大棚搭建 選擇地勢平整,有水源,排水好,遠離廁所,豬圈,垃圾場等污染源,建棚要求坐北朝南,棚長不限,寬4米,高2米,可用小竹,薄膜搭蓋,棚上要加蓋草遮陰,注意:搭建棚料要好,結實,能經起風雨的壓力。
平菇、秀珍菇、姬菇、雞腿菇栽培料(稻麥草)處理
水池 在棚邊挖一個長2米,深1米,寬1.4米的池子作為浸稻草使用。浸泡 選擇新鮮,無霉爛的草,按每100斤水加入石灰1斤,將草投入池中,然后壓上重物,一般預濕20分鐘左右,麥草、玉米芯預濕時間長一些,然后撈起,去除多余的水,再將草堆成長不限,寬1米,高1.5米左右進行發酵,發酵3~4天左右(視溫度而定)料溫達到40℃~50℃,翻堆一次,發酵后的料,不臭、不黑、不酸、不爛,水份在65%,就可栽培。
栽培前的準備
栽培場地要清潔,大棚內要酒石灰進行消毒一次,栽培所用的工具,薄膜,菌種等要用食用菌消毒藥清洗一下備用。制模具:一般栽培食用菌所用的模具長110公分,寬20公分,高20公分。
制薄膜包片 購買薄膜,做成寬1公分,長150公分,同時要準備好包裝繩子,繩長為110公分,若干條。
打包 將堆集發酵的草運入栽培場,攤開涼至30℃以下,就可打包栽培,置模具于平地,在模具上放包扎繩,放上已準備的包片,進行上料,一層料一層菌種,共播放三層,第一層草料為1寸厚,放好后播上菌種,再放第二層草料,再播菌種,最后放第三層草,菌種上面播量要占整過菌種量2/3,上面菌種播完后,將-邊的膜覆蓋,在菌面上,再將另-邊的薄膜蓋上去,用手壓緊,然后用塑料繩子扎緊,打好后稱之為菌包,然后在菌包上面用釘滿長1.5寸鐵釘木板,打-排孔,將菌包從模具提出,放入培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