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包的培養
菌包培養是栽培最為關鍵的-環,如果管理不了,將損失慘重。管理最關鍵是掌握好溫度,如果溫度掌握好了,管理就簡單了,在發菌時,一般溫度保持22℃~26℃時菌絲生長最好,如果溫度達到28℃,要天天中午密切注意菌包溫度,用溫度測試菌包內溫,如果溫度超過30℃,就將菌包上薄膜打開,降溫,以防燒菌,一般播種后七天菌包溫度基本穩定,七天內必須密切注意溫度的變化,只要溫度掌握好了,成功就達到-大半。
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整個生產程序中最為重要的-環,這-環關系到產量,效益,能否達到目的重要的-環。室溫在22℃~26℃之間培養20天,菌絲長滿包就有出菇表現,壘墻出菇,搬菌包到出菇場地做成菌墻,方法如下:將捆綁菌包的繩子解開,脫去薄膜,將兩塊菌包平行排放,中間空余10公分,長度不限,一般菌墻長為放兩個菌包,底寬為60公分,菌墻上面寬50公分,擺放一層后要在菌包中間的空余后和菌包的上面填細土,土厚度為0.5公分,覆的土要濕潤,含水不要過高,以手捏成團為度,不需要太壓緊,要求土是粒狀形,在兩捆間端填一些粗土以堵塞細土不讓流出,繼續上包,菌包間距約8公分,然后覆土,方法同上,接著放第三層菌包間距為6公分,以此類推,每堆一層間距約為2公分。一個菌墻擺放多少取決于溫度的高低,在10℃~20℃時一個菌墻擺放16個菌包,溫度在0℃~10℃時一個菌墻可擺放20個菌包(菌墻高五層),菌墻壘好后為防止倒塌,可在菌墻兩邊各打-根木樁。一切做好后,堆頂全面抹層濕泥,厚度為6公分,并用泥做好水槽,菌包與菌包之間用泥漿摳縫抹平,再用菌包薄膜蓋好菌墻,最好不要緊貼住菌墻上,以便通風增氧,散熱,菌墻與菌墻間隔后50公分,以便采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