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飼料與飲水對產蛋率的影響
(一)飼料:合理的飼料是鵪鶉高產穩產的必要條件之一。對于鵪鶉來說,產蛋率高,蛋的營養價值高,必然對飼料的營養水平要求也高。每千克飼料中的能量要達到2800大卡,粗蛋白20%一22%,不僅要采用好的飼料配方,還要特別注意各種原料的質量。同-飼料配方不同質量原料的鵪鶉飼料可使鵪鶉產蛋率的差距在10%一40%。值得注意的是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當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達到28%時,飼喂1周后,蛋鶉便會發生蛋白質中毒,引起組織水腫,從而造成停產。另外,飼料攪拌不勻,也常會引起食鹽或微量元素中毒,引起產蛋率下降。
蛋鵪鶉高峰期建議飼料配方(可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年齡適當調整): 玉米50千克、麩皮3千克、豆粕22千克、棉籽粕5千克、進口魚粉8千克、肉粉4千克、骨粉2千克、貝粉2千克、石粉4千克。(另加微量元素、多維素蛋氨酸)
另外過于限制鵪鶉的采食量或突然更換飼料都會對鵪鶉產蛋率產生很大影響,一般高峰期-只鵪鶉的日糧總量是25一30克(因季節不同略有不同)。要在不定量的飼喂過程當中掌握鵪鶉的準確采食量后,再定量飼喂。切勿隨意定量飼喂。
(二)飲水:飼料中,多種營養物質的溶解與吸收都離不開水。鵪鶉的飲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2一3倍,每天需要50一75克。蛋鵪鶉停水24小時(夏季會引起中暑),產蛋率可下降40%,正常供水兩周才能恢復正常。若停水40小時,鵪鶉便會停產,甚至渴死,正常供水1個月產蛋率才能恢復。
鵪鶉的飲水必須清潔、衛生、無污染,并且24小時保持充足的飲水。使用自動飲水器的鵪鶉舍必須經常檢查飲水器是否堵塞。
四、環境對產蛋率的影響
(一)人工環境因素
1、光照: 蛋鵪鶉產蛋期間光照時間應掌握在每天自然光照十人工補光=16小時。產蛋鵪鶉喜歡柔和的光線,以40瓦白熾燈為宜。過強的燈光或過強的自然光會使鵪鶉嚴重脫毛和早衰及降低蛋重。突然將光照時間降至每天8小時,鵪鶉也會脫毛,產蛋率會降低50%以上。24小時光照對提高產蛋率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增加飼料的消耗量。